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召开高效课堂研讨会 2022年11月9日,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召开高效课堂研讨会。会议由市教师进修学院院长柯健俊主持,市教师进修学院全体教研员参加。会上传达了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长陈恵黔有关高效课堂的三个观点和五项工作要求,总结了学院近年来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工作情况,组织全体教研员围绕《高效6+1课堂实操指南》和高效课堂教研教学实践深入交流研讨。 研讨会上,随机抽取了各学科组19名新老教研员代表进行发言。大家畅谈学习心得体会,肯定了推行高效课堂对新课改和“双减”背景下“强课提质”具有重要作用。同时,大家结合各学科特点及研训工作实践,分析当前教师在实践高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,并对进一步深化高效课堂建设和学院制定的《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课堂观察评价表》提出意见建议。年轻教研员江秋萍结合自己在中山中学的挂教实践,认为高效6+1课堂教学的评课法极大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教研能力,能够有力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。生物组教研员郑萍认为,高效课堂倡导的“三备两研”制度能有效保证教师备课的质量,是课堂高效的重要保证,其对于作业和导学案设计的精心组编与规范使用,有助于实现课堂的提质增效。英语教研员洪建勋认为,《高效6+1课堂实操指南》把着力点和突破点锁定在课堂教学改革这把“利器”上, 改变过去教师“一言堂、满堂灌”的教学模式,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,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、引导者,其精细化的课堂设计可操作性强,有利于一线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把握,值得学习和借鉴......研讨会现场,大家各抒己见,气氛热烈。 学院领导及中层干部对教研员的研讨发言进行点评,充分肯定了研讨会达到了统一思想、凝聚共识、集思广益的目的,并结合下一步的研训工作提出了思路策略。 柯健俊院长在会上作了总结发言,他指出,追求“高效优质”是教育的应有之义,教师进修学院作为教科研和教师发展的专业机构,承担着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职能,在推进课堂建设、提升教学质量上要发挥有力的专业支撑作用。一要呼应教育改革要求。深入学习研究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系列文件精神,把强课提质作为根本着力点,将教学质量提升的重心放在课堂。要围绕“四新”导向,打造高效课堂,深化教研工作,创新教学方式,向改革要动力,向课堂要质量,加快推进我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。二要引领教育理念转变。要围绕立德树人、五育并举,切实转变育人方式,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。当前,中高考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,新课程新教材的全面实施,现代教学手段的创新融合,对研训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。要从侧重“教”的研究,转向对“教”“学”“评”一体化的研究。要引领教师切实转变教育理念,从侧重传授知识转向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、学科素养、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。要改进教学方式,创新课堂教学策略,从侧重灌输式的课堂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主体,注重启发式、体验式、互动式、探究式的课堂教学,全面提高课堂的效率与质量。三要一体推进教师发展。高效课堂对教研员和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,要按照“研”、“培”、“赛”、“展”一体,构建常态化、多元化教师发展路径。一是推进“规划+平台”策略。系统推进新课标培训三年规划方案,搭建新课标背景下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师专业研修平台、教研资源共享平台、质检数据应用平台、教学技能比武平台、教学成果推广平台,服务和促进教师素质提升。二是开展“‘三挂’+送教”活动。通过教研员“挂职、挂校、挂教”促进研训工作重心下移,将课堂作为教研工作的主阵地,有效发挥研究、指导和服务功能。三是创新“基地+教研”模式。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研究基地学校”和学科奥赛基地作用,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新、新课程实施示范、创新人才培训等工作,发挥以点带面作用,提升学科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。四是发挥“专家+资源”作用。开展与福建师范大学进行课程改革深度合作,实施新课标“领头雁”和“样本校”的培育,加强与先进地区和名校名家的交流合作。四要强化教学视导调研。要把落实教学常规工作作为视导的专项内容,定期组织教研团队深入课堂、教师、学生,通过了解情况、座谈交流、推门听课、参与集备等方式,调研了解学校教学常规落实情况,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、督促整改,做到夯实基础,系统推进,整体落实。五要创新质量评价体系。要不断优化评价方式,建立全学科、全学段、信息化、智能化的教育质量检测平台,构建以学科核心素养、课堂教学效果、开齐开足课程、落实五育并举等测评指标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,从大数据的视角实施课堂检测反馈和学业水平的诊断,精细分析学情课堂,引导精准教学。六要注重教学资源建设。要推进阅读研究与推广工作,为高效课堂提供更丰富的知识背景。要充分利用“互联网+教育”平台,遴选一批优秀的课程资源,充实完善线下教育教学活动。要组织开发新课标导向下的高效课堂的各种展示课、优质课、示范课,包括原创试题、作业设计等教学资源,真正实现本土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。要积极探索名优教师线上、线下相融合的“双师”课堂的建设,实现优质课堂资源共享,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。
|